当暑期的闹钟响起,“孩子谁来管”的难题再度成为临泽县职工家庭的心头重负。为化解这一民生痛点,临泽县总工会创新构建社区、图书馆、科技馆、乡镇“四位一体”托管体系,通过资源整合与精准服务,为职工子女打造安全、快乐、有意义的暑期成长空间,让“带娃难题”不再成为制约职工履职的枷锁。
社区托管
织密“家门口”的便捷服务网
社区作为职工生活的“第一圈层”,成为托管服务的前沿阵地。社区职工子女托管班以“便民化+标准化”双轮驱动,构建起家门口的托管保障网。
硬件建设坚持“零浪费”原则,盘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社区活动中心、爱心驿站等现有场地,通过简易改造便建成舒适活动空间,配备适龄桌椅、益智玩具及图书绘本。软件服务实行“双轨制”人员配置,从辖区招募退休教师、在校教师担任专职托管员,招募大学生志愿者,经儿童心理学、应急处置等专项培训后方可上岗,确保服务专业性。开设防溺水小课堂、专注力训练营、非遗漆扇、沙盘游戏、心理辅导等特色课程。与辖区企业共建“职业体验基地”,开展“小小质检员”“环保小卫士”等实践活动,累计组织活动20余场,参与儿童达300余人次,家长满意度达95%以上。
展开剩余90%图书馆托管
打造“书香里”的成长课堂
图书馆托管以“阅读+托管”深度融合为特色,盘活图书馆馆藏、场地等资源,实现“一书多用、一场多能”,以职工家长“安心工作”与儿童“快乐成长”为双目标,将阅读特长转化为托管优势,将文化育人贯穿服务全过程。
打造分级阅读体系亮点,针对3-6岁儿童设置绘本阅读区,7-10岁设文学启蒙区,11-12岁设经典名著区,创新推出“阅读闯关”活动,通过“故事接龙”“名著演绎”“创意续写”等环节,激发阅读兴趣。暑期累计借阅图书1.2万册次,参与阅读活动儿童人均阅读量达8.3本,较往年同期增长65%。
组建“专业+志愿”指导团队,邀请5名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担任阅读导师,培训8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伴读服务。开设“阅读方法工作坊”,教授速读技巧、笔记整理等实用技能,参与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测评优良率提升42%。
科技馆托管
搭建“科技味”的实践乐园
科技馆托管以“互动体验”为核心,构建“玩中学、学中创”的科技教育生态。整合馆内218件互动展品,定期举办的科普讲座、科学展览、互动体验等,将声光互动、科普影院、消防地震模拟、航空航天探索等多元主题展区融为一体,与临泽县壮丽的七彩丹霞景观交相辉映,精心策划并推出以红色党史学习教育、橙色感恩教育、黄色安全教育、绿色心理趣味、青色书法绘画、蓝色创新探索、紫色艺术素养为特色的“七彩课堂”系列活动。
定期举办青少年科学体验、科普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10多场次,常态化播放电影吸引了超过800人次观影。邀请19名科学辅导老师周末入馆开展创客实践活动,带领青少年动手体验3D打印、智能编程等项目,通过趣味互动解锁科学奥秘,让创客精神在实践中绽放光彩。
乡镇托管
培育“乡土气”的育人基地
乡镇托管立足农村实际,打造“接地气、有特色”的托管服务模式。在本县鸭暖镇、新华镇、蓼泉镇3个乡镇设立子女托管班,选址均位于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和职工书屋服务阵地,辐射半径不超过3公里,方便农村儿童就近入学。
课程设置上充满乡土气息,开设“农耕课堂”,组织儿童参与蔬菜采摘等劳动实践;开展“非遗传承”活动,邀请民间艺人传授剪纸、刺绣等技艺;通过案例分析、情景模拟等方式,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,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;为孩子们提供实践和学习的场所,组织孩子们到种植大户的果园里体验采摘乐趣,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过程,让孩子们了解农村的发展和传统文化。
体系协同
凝聚“多方联”的服务合力
“四位一体”体系的高效运转,得益于健全的协同机制。对已建成的托管班进行日常监管、跟踪问效,督促指导并给予办托单位一定经费支持,并制定相关制度,采取向上争取、县总工会补助和社区自筹相结合的方式,积极拨付职工子女托管班建设专项经费补助,工作机制更加健全,托管班形式更加多样,服务内容更具吸引力。
建立“资源共享”平台:社区托管班共享图书馆图书资源,乡镇托管班组织儿童到科技馆体验,各点位累计开展跨区域活动6次,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。引入北大医学部、崇德社工等社会力量参与,团县委招募40名青年志愿者参与陪护,联合爱心企业捐赠文体用品,形成“工会主导、多方参与”的服务格局。
临泽县总工会构建“四位一体”托管体系,以社区为基、以文化为魂、以科技为翼、以乡土为根,用爱与专业摇动每一棵幼苗。这不仅是暑期服务的升级,更是“以职工为中心”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,让“小托管”破解“大难题”,让每个家庭都能收获稳稳的幸福。
撰稿:杨丹枫
发布于:北京市股票带杠杆,股票配资平台开户,无锡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